欢迎访问掌上陇县信息网,关注微信:iLongxian不迷路
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免费发布信息
陇县头条  >  陇县景  >  陇县水坑巷有座德教碑
陇县水坑巷有座德教碑
2020年05月14日 21:41   浏览:139   来源:大陇州


陇州因地处陇山东坂而得名。

陇州城位于辖域内的千河谷地,处在千水与北河交汇处的Y形交叉上口,三面环水。从城北的北坡山上俯瞰,这座古州城就像是一艘巨大的航母从千余年前启程,一路乘风破浪浩浩向东,从远古驶入今天,正向着未来前行。

这是一方地肥物阜、钟灵毓秀、名人辈出的热土,她在陇山方圆、陕甘宁交汇的这方黄土地上颇具影响。

陇州城里有个巷子。这个巷子东西走向,西连儒林巷,东接察院巷,长200米出头,宽充其量也就4米的样子吧!在陇州城里的诸多巷道中,它算不得长也称不上宽,平平常常,看上去和其它小巷并无二致。如果说它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,那就是早年巷子里有一块篮球场大小的水池。过去的城镇也罢乡村也好,地下没有如今密密麻麻的供排水管网,排水只能靠在街路两侧挖的“阳沟”渠。阳沟是露在地面的明渠,它是靠地势落差把城镇或村外的水引进城镇抑或村庄,又把城镇、村庄里的雨水、污水排到外面。水渠排水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陷,最大的麻烦就是一旦遇上低洼地势,水就没法子流往城乡外面,会在镇村形成积水。这条连通儒林巷与察院巷的巷道,中间便是一块洼地。老百姓却有着过人的智慧,他们有时利用自然的本事确实大得惊人。这个巷子中间地势低洼、水流不畅,人们索性就将这块洼地挖成了涝池,用以蓄水,以解决排水不畅之虞。于是乎,这巷子边的涝池就成了它与别的巷子的鲜明区别了。因巷子旁有“水坑”,古陇州人干脆就以这“水坑”命名,把巷子叫成了“水坑巷”。

水坑巷里的“水坑”常年盛着一汪积水,虽说不上深,但也很少干涸。因为有水,这里一年三季草茂花繁、鹅鸭嬉戏,冬天水面结冰、孩童玩耍,成了古城里一道景致。每年“腊八”,水坑巷方圆的农夫还有个不成文但却成俗的规矩,砸开冰层将冰块用背篓背去倒入麦田。祖辈们口口相传说:“腊八”给麦田“施”了“冰”,来年小麦一定会丰收。当然,这不只是庄稼人的美好期盼,它还符合现在小麦冬灌的理念呢!

水坑巷就是这么一条巷子,除了涝池似乎再没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,有名的则是这里住着陇州人常说的“水坑巷宋家”。这不仅因为宋家是陇州城里名门大户,更因为宋家人开办的“训蒙书院”和一尊“德教碑”。

这尊被陇州人挂在口边的“宋家德教碑”,2米高的碑身、0.8米碑宽的身坯,坐落于龙头龟座之上;碑阳遒劲有力的“清廪生宋云生先生德教碑”大字,直观地向世人展示着古人雄厚的书法功力;碑阴的“清廪生宋云生先生教泽碑记”,则详细记录了此碑的来历、所立年代及立碑人。压指算来,它已经在水坑巷中段的路边直挺挺站立了三个朝代。上百年来,它像一位身板硬朗的世纪老人,栉风沐雨、披星戴月、不厌其烦地向人们娓娓讲述着自己的身世,吸引得众多路人驻足“倾听”。

徳教碑的主人,是水坑巷宋氏家族中的一员。欲弄清这碑石的前世今生,得先从宋家的先祖说起。

照着史书上的记载,中国的宋姓之人都是从河南商丘发源的。水坑巷的宋家一脉何时辗转至陇州,因年代久远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了。宋家人也只能说清他们的老先人先在今之河北镇的大谈湾村,后来又迁到了如今东南镇的宋家岭、张家庄,再往后又搬到了现在城关镇的晁家坡。当然,这些都是老人们一辈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,现只有晁家坡还有族人仍在居住。

宋家人迁居陇州城里的南道巷,大约是在清咸丰初年。那时候,他们的大本营驻扎在晁家坡村,家族里出了一位名叫宋仓的官吏。他在州府里干事,担任陇州的仓大使。清代的仓大使是由明朝沿袭下来的官制,主掌仓储。宋仓在州府干事,家室住在乡间,成年累月城里乡下两头跑,挺烦人也毕竟不是长久之计,他便设法把住在乡间的一部分家人迁至州城,扎站在了南道巷。宋仓也是位乐善好施之人,在南道巷有着挺不错的口碑。清光绪十年(1884),龙门洞道院大规模扩建修葺,他就一次捐了20两银子,这件事如今还能在重修龙门洞的记事碑上看到。

清咸丰十年(1860),宋仓喜得贵子,他给儿子起名子予,后来儿子又给自己起了宋承郊的官名。宋承郊自幼聪明伶俐,酷爱书画,考取清末秀才后,他选书画为主攻,所绘花鸟、山水、人物均栩栩如生、惟妙惟肖。他的画作以山水画为多,画风里蕴涵着宋代山水画重理法、重写实、重质趣、重人文精神的特点。他的山水画线条苍劲、色彩丰富、浓淡适宜,线条与色彩有机融合,赋予了作品较强的艺术张力,藉以通过自然风景变化反映人文环境与变革,进而表现作者思想上的独立追求。宋承郊一生以传道、授业、解惑为生,直到辛亥革命前夕仍在今东风镇梨林川任初小教员,但他在书画上的造诣则誉满陇州,与蒋来麟、刘承基、石孟丹并称为清末民初陇地“丹青四大家”,而他又名列“四家”之首,被誉称为“宋山水”。那时的陇州城里,无论是商家广告牌匾,还是大户人家厅堂书画,到处都能见到宋承郊的笔墨。民国时期陇县城土地祠墙壁上的巨幅画作《水上拉纤图》,是他绘画作品中的重要代表作。作品以宏阔的视界和墨线及色彩差异,把“船上人名利牵,岸上人牵名船。江水滔滔流不返,问君辛苦到何年?”的思想,展示得淋漓尽致,让观瞻者无不被那精美绝伦的构思和蕴含的人生哲理所感慨。他在家中悬挂的巨幅山水画《山雨欲来风满楼》亦是独具匠心,极具艺术冲击力,可惜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损毁。

宋承郊育有三子,儿子们长大成人后,人口激增,南道巷的老院子已显得拥挤不堪。此时的宋家,人丁兴旺、家道殷实,已经具备了大兴土木的实力。宋承郊与儿子们商议后,在县城的水坑巷购置了一座明末时期晋商的四合院。这个四合院就位于水坑巷中段,坐南向北,“五五”四合,占地宽敞,高大结实。前方是五间大上房,对面为五间下房,东西两侧各为五间厦房。上房是五檩四结构,梁柱有合抱之粗,宽大深邃,十分讲究;下房、侧方均为普通建筑;院内水井、土地祠、照壁及灶房神龛等基本设施一应俱全。只因院内久无人居,长满杂草,需修缮整理。当时,宋承郊的大儿子已英年早逝、儿媳改嫁,留有一个三岁的儿子,老人将此院分给了老三宋云生,嘱咐他要待侄如子,抚养其成人后,分给房产半院。

宋承郊的三儿子宋云生是“宋家德教碑”的真正主人。

宋云生,字文锦,生于清同治十二年(1873)十二月三十日。他自小喜欢读书,且记忆过人,七岁就拜南街高师马滢亭为师,进私塾学习。因其聪颖好学,深得老师喜爱和赏识。马滢亭对自己的得意门生有多赏识?他日后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了这位高足。宋云生在恩师的精心指导下,苦读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《幼学琼林》《周公礼仪》《四书五经》《诸子百家》等古籍经典,并兼修琴棋书画;20 出头参加清代岁科,两试皆名列一等,取得廪生资格。他迁居新置院子后,和妻子将院子重新布局,增设了磨房、花园、牲口圈等设施;在前院后院还栽上了石榴、樱桃、林檎、核桃、水桃、花椒、紫荆、梨等树木,又在花园里栽种了牡丹、玫瑰、芍药、玉兰、菊花等时令花卉。几年时间就让空旷荒寂的大院四季花香满院,引来无数鸟儿嬉戏,成了林语堂笔下的“宅中有园、园中有屋、屋中有院、院中有树、树上见天、天中有月、人天共享”的世外桃源。

虽然庭院美如花园,但宋云生的内心却很是迷茫。正值风华正茂的他,本欲考取功名、加官进爵、光宗耀祖,可他一看位于荒僻之地的古陇州新陇县,在战火焚烧中满目疮痍,学堂因师资缺乏、教法不当、学风不振而无奈停课,文献资料逸散,连初识文字者都寥寥无几的落后状况,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、矛盾与激烈的思想斗争中。

那时间,时值“戊戌变法”的烟火熄灭不久。这次“变法图强”维新运动虽被封建势力绞杀,但其种下的废科举、办新学等新思潮却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。宋云生深受变法思想的影响,几度彻夜难眠。他深刻领悟:知识就是力量,人才是兴国之要;只有摆脱愚昧无知,家乡才能兴旺发达……他以“汉朝马融于绛帐设堂传授知识,人才辈出;胡瑗两齐时代的士风渐起,宋代诗文蔚然成风”的事例鞭策自己。一番深思熟虑后,宋云生拿定了主意,他要设馆讲学。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后,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。父亲谆谆教导他:“读书之人不做官,就得坐馆教书口传笔授”。听了父母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,宋云生高兴得几天几夜没有合眼,他开始精心规划自己的人生和事业了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虽说是万事开头难,但任何困难都是在实干中迎刃而解的。说干就干,他和妻子忙活着腾出下房,置办桌椅,自编教材,在水坑巷风风火火干起了他的“设帐训蒙”事业。很快,昔日的农家四合院,就成了书院,成了学生求知的乐园。一时间,花香鸟语的优雅环境和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、悠扬的歌声、欢乐的笑声,吸引得自此路过者翘首内望、流连忘返。

宋云生办学主要以接收10岁左右的孩童为“童生班”,每年入学新生25人左右,为学生日后入“文生班”奠定根基。他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国语、算数、历史、地理等。他认为,启蒙教育重在教化育人和奠定各科基础。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宋先生谦谦君子,文质彬彬,品端学正,上孝下慈,克勤克俭,视学生如子侄;他思想新潮,与时俱进,不穿长袍,不带瓜皮帽,不留长辫子。他要求学生“先做人,再学问”,且自己时时处处用言行举止为学生们作表率。他指导学生“读书要专心,圣贤事业,磨杵铸砚;读书要时习,怠惰因循,可惜光阴;读书要崇正,淫词艳曲,摈不入目;读书要问难,有疑必知,不耻下问;读书要实用,人要修齐,言真行实”,用“读书五要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。他奉行孔子“有教无类”的优良传统,对家境贫寒的学生免收或减收学费。他教学不拘泥于形式,循循善诱,因材施教,注重温故知新。他教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,更注重实践,做到眼、耳、手、心并用。他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整套教学方法,提升了学生们的认知能力,活跃了学习气氛,提高了学习效率,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。
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,30出头的妻子却因病撒手人寰,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给了他当头一棒。面对年幼的孩子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,他仍然起早贪黑,在安顿好家务的同时,坚持为学生上课、批改作业。他的老师马滢亭看到他整日萎靡不振的样子,既心疼又难过。是啊,身为人师,他理解学生的艰辛和不易,理解他的内心和苦衷呀!当然,老师也更了解他的人品和修养。马滢亭毅然决定,将小宋云生22岁的小女儿许配与他,支持他继续坚守钟爱的教育事业。

老师的小女儿出身书香门第,在家庭的熏陶下知书达理,读过不少古典文学名著,她一有时间就给学童们讲《聊斋》《西游记》等故事,还常常教他们下象棋。她的到来,无疑使宋云生如虎添翼。宋云生亲手书写“训蒙养正”贴于教堂,将其作为教学宗旨,这一理念与今日的“教书育人”何其相似?他还亲书“勤俭持家要时时守为家训,忠厚待人期常常坐于春风”贴于上房正门立柱,以提醒自己和家人莫忘家风。夫妻俩就这么夫唱妇随,把书院搭理的井井有条。

宋云生先生兢兢业业、踏踏实实、不辞辛劳,在陇州(县)辛勤耕耘教育事业40年,教出了数以千计的学子,民国时期的朱静斋、马俊程、李亨通等陇县达官显贵、绅士名流,均为其门生。他的弟子们,无论从政、从军、教书、经商抑或其他职事,均德能俱佳,无误入歧途者。李享通是宋云生的的得意弟子,能文善辩,先从政再从军后从医;学生张维岳、张茂德解放后分别任中共陇县县委书记、副县长;学生李觉民为陇县著名书画家,一代名医;学生马公辅、闫秉钧、高耀斗、尹光佐均学业有成,为陇州知名人士。宋云生先生修身明德的大家风范,无论是在民国时期,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都催人奋进,让人受益匪浅。

民国三十(1941)年,宋云生先生因积劳成疾,于七月十九日与世长辞,享年69岁。学生们得知老师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,纷纷赶来悼念这位恩师。先生下葬那天,陇县城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,送葬队伍达三里有余,时任国民党陇县县长蔡绍慕赠“热心公益”牌匾一幅,家人将牌匾高悬于他住过的上房大厅中堂之上,以示敬仰。

宋云生先生去世后,高材生李亨通联合数位同学,在老师家的大门外为恩师立了一尊“清廪生宋云生先生德教碑”,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敬佩、感激和怀念之情,藉以纪念老师,彰显其公德,光大其品质。碑文由时任陕西省议员朱静斋撰文,前陕西省议员、陇县教育局局长马俊程校阅,陇县财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筱渊拜书。

“文革”年代,蔡绍慕赠与宋云生先生“热心公益”的牌匾被毁,“德教碑”也在“破四旧”中险被砸毁,宋家后人连夜将其埋藏地下,方才得以保存。1993年4月,宋家子嗣从地下挖出,重新竖立于水坑巷四合院北大门前,供路人瞻仰。县文物局派员对其予以登记,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据说,有外地文物收藏家曾出资100万元购买,被宋家人当即拒之门外,因为这碑石见证着他们先祖教书育人的荣光,更见证着宋氏家族上孝下慈、克勤克俭的优良家风。

宋氏家族如今已有近百人。这些宋家后裔,分布于社会各行各业,他们始终不忘祖训,秉承着先祖的优良传统和家风,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地发着光和热,也涌现出了许多德才兼备、事业有成的佼佼者。

“德教碑”告诉人们: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别,工作亦有差别,但只要勤奋敬业、恪尽职守、勇于探索,都能干出成绩,人民都会铭记他们;一种好家风,只要代代相传,且与时俱进,就不但能使一个家族兴旺昌盛、俊彦辈出,而且会发挥示范效应,为社会注入正能量!

头条号
大陇州
介绍
大城小事,趣闻杂谈!陇县人的陇县事!
推荐头条